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停留在保暖和外观上,而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纺织品在满足基础的服用要求外,还能具备更多的功能,例如抗菌防臭、防霉、防螨、吸湿排汗、抗紫外线等等。而在这些功能中,人们对抗菌纺织品的需求性、认可度是最高的。
抗菌纺织品的种类繁多, 那么抗菌纺织品是怎么生产加工的呢?其生产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纺丝处理法
纺丝法分为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两种:
共混纺丝法是将抗菌剂和分散剂等助剂与纤维树脂混合,通过熔融纺丝生产抗菌纤维。这种法主要针对一些没有反应性侧基的纤维,如涤纶、丙纶等,抗菌不仅存在于纤维的表面,而且均匀分散纤维之中,抗茵效果比较持久: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抗菌布料上要用于医疗卫生和服装以及工业装饰用布。
接下来是复合纺丝法,复合纺丝法是利用有抗菌成分的纤维与其它纤维或者不含抗菌成分的纤维复合纺丝,制成并列型、芯鞘型、镶嵌型、中空多心型结的抗菌纤维。
纺丝处理法是在纤维生产聚合阶段或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制得抗菌纤维的方法。该方法的好处是无须进行后整理,成本较低。
2、功能整理法
功能整理法使用抗菌整理剂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方法。后整理加工中将抗菌剂与纤维结合,从而使纺织品具有抗菌的功能。采用浸渍、轧烘焙、涂层、喷淋或泡沫等整理技术将抗菌剂施加在纤维表面,并使之固着在纺织品上而具有抗菌效果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加工简单,缺点是抗菌剂只存在于纤维表面上,不耐洗涤,初期溶出量大,存在穿着安全性问题。近几年,也有将抗菌剂制成微胶囊整理到纤维上,使抗菌织物耐洗性有所提高。
因此,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抗菌纺织品都是通过后整理方法制成的,约占其总量的80%。目前,抗菌纺织品多数采用后整理技术和改性纤维制成。后整理技术存在抗菌性能差、不耐水洗等缺点,使用范围受限;在改性纤维中,银系改性纤维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代表纤维有银离子改性纤维和纳米银改性纤维。两者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具有耐洗涤、长效、起效快等特点,但纳米银改性纤维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被某些国家公开宣布限制使用;银离子纤维则相对安全。